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屋頂農場導入智慧導覽 生活科技協助多元學習


臺中市后里區有一處四面八方的孩童收容中心-眉山教會,教會的駐堂牧師及高悉音師母,為了公益行腳四方不遺餘力,尋求各界協助,因緣際會下找到由南開科技大學借調至南投中區資策會的林正敏教授,教授義不容辭答應投身公益。

「智慧科技與產業創新跨校教學聯盟」主要為場域經營及弱勢扶助兩大訴求,符合扶助弱勢可為扶助經濟弱勢,產業弱勢及教育弱勢,施朝祥先生為了能讓教會的小孩子能夠自立自足,位於教會的屋頂上蓋了一座垂直式植栽系統,其中不但可以寓教娛樂外,買賣的所得可以補貼教會,這樣子當然資源還是不夠,於是舉辦募資音樂會至眉山教會,音樂會將由高悉音師母帶領教會孩童出席表演,屆時參與的專家學者及先進一起為教會集氣,聯盟師生也自發性提出運用ICT科技導入來改善周遭環境,為教會湧上一股新的力量。



    助扶協會理事施朝祥先生表示,不僅要讓學生可以自由地學習快樂的成長,在食的方面也要吃到最好,屋頂菜園便是很好的示範場域,從植物的播種到收成,設備的檢修及維護,學生從中找到問題會自行找尋書籍並解決問題,發揮團隊的分工默契。
  高溪音師母指導的小朋友們才藝及音樂個個一把罩,在一聲召集令下隊伍立即成型,師母提及許多單親或家暴的孩童內心都會有一種不敢與他人分享心境的現象,在教會的協助下平日會導讀聖經放鬆心靈、唱詩歌抒發內心的壓抑,孩子們漸漸地,個個都開朗活潑了起來。
  此次活動,不乏有國際交流學生,參與協助活動進行,他們來自香港、澳門、泰國及越南,音樂會確實感動了在場的學生,小朋友的詩歌大合唱、團體帶動跳、才藝表演及樂器演奏,讓原本認為枯燥乏味的學生,也跟著熱舞唱合了起來,原來他們也跟一般人一樣,教會的運作確實讓孩子們在學習上帶來改變

(文/南開科技大學)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台灣小故事米】斗六:梅山地震斗六殤



  今年是921大地震屆滿16年,同時也是「梅山地震」109週年!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這場百年前的大震吧!
  明治三十九年(1906)三月十七日凌晨,當人們還在被褥裡酣睡眠夢,嘉義梅仔坑支廳(梅山)的地底下六公里處悄悄爆發了芮氏規模7.1的大地震。
  官方宣告:斗六郵便電信局的時鐘在大地震發生的六點四十二分停止走動,大莆林驛(大林車站)時鐘定格在六點四十三分,而更多的生命則在這一刻嘎然休止。
  這場地震總計造成1258人死,2385人傷,超過2萬戶房屋損害,災情最嚴重的「諸羅城」瞬間成了「修羅地獄」。
  詩人記者黃茂清的在震災之後曾寫下這段真實記錄:「南瀛未有此奇殃,一日三千死與傷。多少孤兒街上走,悲鳴涕淚喚爹娘。掘土陳屍遍道旁,人雖鐵石亦心傷。」〈嘉義大地震哀悼吟〉
  雲林境內的斗六廳、土庫支廳、北港支廳、崁頭厝支廳亦不能倖免於災,尤以斗六廳轄下災情最為慘重,根據明治三十九(1906)三月二十八日《台灣總督府府報》所刊登的災情彙報,斗六廳約有355戶房屋全倒,1091戶房屋半倒,傷亡人數26人。
  台灣日日新報社出版的《南部台灣震災寫真帖》曾收錄了多幀斗六市街的災難照片,當時的斗六廳舍、憲兵隊事務所、衛戍病院、守備隊兵舍……都成了斷瓦殘礫。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或是電洽,電話:05-5876425
   回應   

【台灣小故事米】斗南:斗南的想像


  今年恰是斗南車站112歲,石榴車站110歲生日,台鐵和雲林縣政府特別舉辦了一場世紀婚禮,把石榴和石龜兩座車站送作堆,活動slogan訂為「雙石奇緣鐵定幸福--石龜郎娶石榴妹」。
  我們肯定台鐵重視過往的歷史,但石榴小姐(1905年~)比石龜先生(1958~)早出生了半個世紀,太勉強的愛,會幸福嗎?
  然而,想到青少年時期的斗南,你會想到什麼呢?我們邊欣賞一枚日治時期的斗南驛紀念章,一邊來想像吧!
  是呀,那時候的斗南美得像一幅畫,遠遠就可以望見新高山(玉山)主峰,廣袤的平原到處都是甘蔗田,野地裡有環頸雉走來、走去,羨煞死愛鳥人士了啦!

【台灣小故事米】莿桐:消失的國家古蹟

  鄉親,你們知道嗎?莿桐曾經有過一座日本國家古蹟。
  昭和十一年(1936)台灣總督府依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公告「莿桐巷御營舍所址」等全台34處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地為國定史蹟,需由日本政府編列調查預算與保存經費。
  「莿桐巷御營舍所址」緣於1895乙未戰爭,能久親王夜宿雲林莿桐,紮營在當地的富戶「林本」宅邸,後來,親王薨死歸天,林本家便成了御遺跡地而被紀念著。
  明治末年,林本宅院已成斷垣殘壁,嘉義廳長津田毅一和西螺支廳長宮尾邦太郎遂籌畫拆毀莿桐媽祖廟以新建「北白川宮御遺跡碑」。
  碑文由津田廳長撰寫,原文如下:「明治二十八年,陸軍大將北白川親王,帥近衛師團鎮定臺灣,當其南進,十月七日宿營於此地焉。爾來二十歲於茲矣!台灣政教覃敷,寧可不知其所因乎?乃建石以傳之無窮云爾。大正三年四月十五日 嘉義廳長正五位 津田毅一撰文」。
  從此,莿桐御遺跡碑便成為當地最重要的風景名勝。昭和十一年(1936),大日本製糖會社社長藤山雷太便曾慕名而來,並在碑前攝影留念 (照片中穿和服者)。
  戰後,莿桐信徒自西螺廣福宮、彰化南瑤宮迎回媽祖神像,在原地重建廟宇(天瑤宮),紀念碑則已不知去向。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或是電洽,電話:05-5876425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趣味ㄟ蘭花

  「『趣味ㄟ蘭花』最適合你了!」易稼蘭花場主楊志宏(見下圖)肯定地說。

  『趣味ㄟ蘭花』指的是玩家級的蘭花品種,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珍奇類蘭花,珍奇類蘭花和作為切花與盆花蘭花不一樣,為切花與盆花蘭花,目前產業界利用無菌播種生產實生苗,及利用生長點或花梗節腋芽培養來大量生產組織培養苗,甚至亦有利用生長點或試管苗葉片誘導擬原球體 (PLBs) 而增殖。而民間趣味者的栽培及育種,挑戰生命密碼的獨創新品種各色珍奇花種讓人目眩神迷,有的香氣極為濃郁,有的觸感很特別連蘭花專家也未必能一一點名的新蘭花,多為珍奇趣味栽培,被稱為趣味ㄟ蘭花』
  趣味ㄟ蘭花』又區分為多花性、斑點狀、紅花及迷你等四大類。
  聽到『趣味ㄟ蘭花』(見下圖), 對於用台語閩南語可以使用地如此精準來描述一件事,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易稼蘭花場主楊志宏,在當雲縣復健青年協進會理事長時,為了幫身心障礙者建立──圓夢庇護工場時,接觸到了每年外銷出口產值達三四十億台幣的台灣蘭花產業,台灣蘭花品種豐富而多元,而發展出外銷導向的蘭花產業,成為供應全球蘭花市場的重要產地。
  楊志宏發現蘭花經濟效益高改種蘭花,從此浸淫在蘭花的世界裡,憑著對蘭花的熱愛與執著,從切花與盆花開始,在和同是趣味ㄟ互相切磋交流漸有心得後,開始卻擁有先進的育種技術與種源,也開始了玩起了『趣味ㄟ蘭花』
  蘭花,是古代詩人筆下高潔的君子,被尊為「王者之花」。經過數百年來的育種改良,蘭花玩家不斷推翻造物主想像的極限,不僅世界各地的人對它情有獨鍾

  自從楊志宏的楊孟融女兒開始加入蘭花的栽培及育種後,更下了一番苦功,除上課、問專家,從門外漢到專業花農及經營者,還為接外國訂單去補英語。皇天不負有心人,易稼蘭花場名氣漸打開,除國內市場,在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也有愈來愈多蘭花收藏家,爭相買下易稼蘭花悉心收藏、培育這帶著神祕色彩的花卉。
(文/施朝祥)

愛鄉護土贈米活動


吃一口友善土地農法耕作的食物,就是愛護家園保護土地。為讓大家一起來愛護家園保護土地,讓台灣的土地變成眾多生命棲息的淨土,讓經濟弱勢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份良善者生產的米,並為愛護家園保護土地盡一份心力,讓友善土地農民殷勤種植食物,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社團法人台灣公益CEO協會經營的道之驛雲林形象物產館特別發起愛鄉護土贈米活動



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致力於「友善土地耕種」,復育台灣沒落已久、高度仰賴進口的「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友善土地是堅持不噴農藥,不堆放化學肥料的方式耕種。水賊林農民組合得知愛鄉護土贈米活動時,願意以折讓價,提供桃園三號(玉泉香米),共同參與此一活動。
本次活動委由「希望工場」代工包裝,將米封裝成袋,「希望工場」是一個由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共同創造希望的地方。透過團體治療及工作能力強化訓練的方式,促進身心障礙者的人際關係,達到生活陶冶、生活自立、克服工作障礙、提升工作效能等目標。
  愛鄉護土贈米活動,不但可以協助友善土地小農持續生產良善的食物,給身心障礙者一份可以為社會貢獻的機會,並讓經濟弱勢者可以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希望工場的學員們正努力在包裝)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CEO協會拋磚引玉舉辦愛鄉護土贈米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友善農法小農所生產的食物,為愛護家園保護土地盡一份力量
(文/施朝祥)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台灣小故事米】西螺:南壇鬼門關

  農曆七月三十,漫漫鬼月的最後一天,西螺眾善寺附近的居民陸陸續續挑著供品來廟前參加普度。挨孤魂野鬼用完最後一餐,當晚墓穴門一闔,鬼門關,珍重再見!
  眾善寺的前身為清代厲壇「南福壇」,又稱南壇、大眾爺廟,興修於嘉慶年間,主祀地藏王菩薩與大眾爺媽。原廟位在振文書院東側,緊鄰大片墳墓區(大眾爺塚)。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南福壇因神靈顯著,乃於光緒元年(1875),由爐下弟子廖子岸、張阿漏、黃怖司等人醵金重修。
  昭和十一年(1936),日本人為了設立西螺商業專科學校(今址為中山國小),遂將南壇連同清塚起出的骨骸遷移到目前的位置。
  大正四年(1915)《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書 嘉義廳》〈西螺公學校區域〉記載,每年七月南福壇所舉行的盂蘭盆會是當時西螺街規模最大的普度祭典。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或是電洽,電話:05-5876425
   回應   

不一樣旅行 成就孩子多元學習

  眉山教會的屋頂菜園,提供孩子就多元學習的管道,從種植照顧、採收、挑菜、洗菜、烹調全由孩子們包了。除了可以享用孩子們用心種植細心烹煮的食物外,還可以聽孩子們演奏美妙的樂曲,在教會孩子們可以透過多元的學習,得到適性發展,從而導正了他們的生命觀,也希望你一起來用心品嘗他們的食物,仔細聆聽孩子們的用心。


  眉山教會裡面收容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孩童,有的來自單親、家暴....等,為了讓孩童能有一個庇護場所及學習場地,不定期舉辦慈善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人間充滿愛心,孩童要的不只是一餐溫飽而已,孩子從小的環境很重要,他們有著更多元學習的機會。眉山教會的屋頂為了使孩童能夠自給自足並發揮最大的效益,蓋了一座屋頂垂直式魚菜共生系統,未來智策聯盟的師生將開發智慧導覽系統可以遠端觀察植物的生長情形,透過租賃的方式來傳達健康的食物生長過程,也是為農產履歷打下一個基礎,讓買的人安心食的人放心,歡迎大家來眉山教會聆聽小孩子為您表演的一段音樂,用心感受您的付出將有所收穫。
報名系統    http://activity.nkut.edu.tw/
(文/施朝祥)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小故事米】歷史雲林土庫:諾亞方廟&番仔土地公

雲林土庫鎮石廟里,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里內有一座用石頭蓋的廟,當地人習慣稱呼「石廟仔」,主祀神為土地伯公。
傳說,石廟仔是大洪水漂來的「諾亞方廟」,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因為石廟就位在曾是濁水溪主幹道的虎尾溪之傍。現在的石廟仍保留原始廟貌,包藏在加蓋的新廟之內,形成了廟中有廟的奇景。
如果我們翻查清末編纂的《雲林縣采訪冊》,可以知道「石廟仔」隸屬當時的雲林縣大坵田東堡「后廟仔庄」,但對照明治三十一年(1898)日本人所繪製的台灣堡圖,上頭登載的卻是「石廟仔庄」,推測應該是晚清的方志誤將「石」字寫成「后」了。
日本領台初期,本地改屬「大坵田堡石廟仔庄」,下轄溪心、石廟仔、菜園、番仔堀四個聚落。
番仔堀的地名,標示著這個地方曾經是平埔族原住民聚族而居的地方。會不會有一種可能,石廟根本不是漂來的,而是平埔的原始信仰,也就是「番仔土地公」呢?!
※台灣有許多土地公廟即是從平埔族拜石信仰演變而來。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地址.或是電洽施先生,電話:05-5876425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行銷雲林精品農特產 拼經濟也做公益

  大稻埕台灣物產雲林月促銷活動自5日起正式開幕,要讓台北人和國際旅客看見雲林。為做公益與推銷雲林縣農特產品,台灣公益CEO協會經營的道之驛雲林形象物館與世代文化創業群團隊,共同舉辦的雲林十大伴手禮展售會暨公益活動。雲林縣縣長縣長李進勇、斗六市長謝淑亞、台北市雲林同鄉會、金門雲林同鄉會、台灣之光協會……等貴賓共均到場共襄盛舉,台北市雲林同鄉會現場認購了150,000元的雲林好禮,讓「出外打拼的雲林人,照顧在家鄉扎根的雲林人」。
  現場試吃文旦活動,由三位返鄉和家人學習種植文旦有成的年輕柚農介紹推銷,雖然緬靦含蓄,但民眾一經試吃覺得香甜好吃且讚賞返鄉精神,造成搶購熱潮。
  大稻埕近年成為國內外觀光知名景點,屈臣氏大藥房更是大稻埕中的地標,百年建築與永樂市場相對,妝點這處懷舊味濃卻又注入年輕新生命的地方,成為大稻埕觀光客必來的朝聖之處。看準大稻埕街廓的人潮與商機,台灣公益CEO協會經營的道之驛雲林形象物館精選農特產品及今年度十大伴手禮共計60種品項進駐大稻埕,強力推銷雲林農特產品,提高雲林的能見度,除讓旅北的雲林人能品嚐家鄉味,也讓來到大稻埕遊玩的國際旅客、北部消費者,認識雲林優質伴手禮。 
  雲林縣是台灣最大的糧倉,農民相當勤奮且具優質技術,種植農產品像是培育孩子一樣用心,為讓雲林農民辛苦種植的成果,台灣的人民均能享受,也能認識雲林優質健康安全有機的農產,今日特別將縣內伴手禮推廣到北部,並於台北大稻埕辦理展售會,設置專櫃可向民眾介紹。另外,配合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藉機推廣斗六文旦。 
  此次活動除了推廣雲林好禮之外,這次展售會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幫身障重建協會集資建立愛心家園──庇護性洗車場,舉辦單位台灣公益CEO協會為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特將此次活動盈餘全數捐贈給愛心家園。並獲雲林縣縣長縣長李進勇、斗六市長謝淑亞李縣長,共同允諾推動公益,長期照顧並且輔導身心障礙者適性就業,將於雲林縣斗六市成立愛心家園──庇護性洗車場,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營謀生的能力。
  代表接受這份禮物愛心家園推動者施朝祥表示:協助身心障礙者需要的是一個機會有了庇護性洗車場可為身心障礙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他們都能夠自食其力,不再依靠家人,也得以維持身障者的身體機能不致於退化。


  台灣公益CEO協會拋磚引玉,讓消費者除了能將好禮送給好友外,還能將愛心送進雲林。




【台灣小故事米】土庫:無緣埋作伙


  土庫,不「土」,還很「酷」!
  「土庫」一詞,在中國閩南原來的意思是「存放重要物品的土造防火倉庫」,隨著閩南人往東南亞出海行商,這個詞也被廣泛使用在他們曾經落腳的爪哇、暹羅……等地方,後來,土庫更增加了「商業據點」的意涵。「土庫」是世界的土庫。台灣也有很多以土庫為名的鄉里城鎮,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雲林縣土庫鎮。
  土庫鎮街仔尾有一座百姓公萬善祠,廟後的大墳坵收埋了眾多無主骨骸。我們可能會好奇,這些「無緣骨」、「無緣鬼」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可以從大正十五年(1926)嘉義廳政府所採錄的《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書 嘉義廳》這本調查報告書裡得到一些線索。〈土庫公學校區域〉章節記載,百姓公在日治時代俗呼「大應公廟」,原廟位在吐光山榕樹下(疑在今土庫商工),明治四十一年(1908)之後才移建今址,並增祀明治二十八年(1895)兵燹罹難者。
  所謂的兵災死難者,日本人寫的比較隱晦,實際上就是乙未抗日戰爭戰死的義民軍和無辜百姓。抗日彼時,土庫庄有黑旗軍將領吳玉山部隊據守,給予日軍迎頭痛擊,遂引來日軍報復性滅庄行動。
  昭和十七(1942)年,「土庫保甲聯合會」決定重修墳塋,並且立了一塊書寫「無緣萬靈位」的慰靈碑。「無緣」是日本稱呼無主孤魂的詞語,落款日期「紀元貳千六百貳年」則是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登基日起算後的2602年。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地址.或是電洽施先生,電話:05-5876425

【台灣小故事米】西螺:民俗雲林。市場普渡

  雲林西螺是濁水溪下游沖積埔地,土壤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適合種植蔬菜稻米,西螺米的又香又Q, 西螺菜名聲透台北城。
  曾聽說:「西螺市場一天不運作,台北人就沒有青菜吃。」這樣一個講法未免誇張,卻點出了西螺果菜市場的重要地位。
  舊曆七月十五日,台灣各地或大開盂蘭勝會,或舉行慶讚中元,這一天,西螺果菜市場也援例休市一日,舉辦普度法會。祭典開始首先恭請西螺廣福宮老大媽、福天宮社口媽、新天宮新社媽蒞壇鑑普,接著席開650多桌款待來自三界十方的好兄弟姊妹。
  西螺市場普度是台灣的普度類型中較為特殊的「市場普」,這場普度關係到未來一年是否雨順風調?是否物阜民豐?台北人/台灣人是否有菜吃?因此,普度必須整合市場內所有的攤商小販,每個人都要參加普度,是具有「公普」性質的普度。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地址.或是電洽施先生,電話:05-5876425
購買方式:【台灣小故事米】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台灣小故事米】水漆林庄:我家如山海

【我家如山海】

水林的舊地名叫做「水漆林」,水漆是早期台灣濕地常見的樹種,王禮《臺灣縣志》對水漆樹有較詳細的記載:「水漆:高不滿丈,皮赤色.有液,粘於肉上,立腫如漆樹然.以其生子海泥中,故名水漆。插之地中,無不發生。」

清末的「水漆林庄」約有一百五十六戶人家,八百七十多人,居民以陳姓、紀姓為大宗。戰後的「水漆林」庄劃分為水南、水北兩村,水林鄉行政中心即位於此。

日治時代,水林曾經出了一位甘蔗大王紀長,他的「高陽農場」(高陽為紀氏堂號)種植超過一千三百甲的甘蔗,是東洋製糖株式會社北港所最大的原料供應戶。大正十四年(1925)榮獲「全島甘蔗品評會」一等賞,晚年又獲得台灣總督府頒發的綠綬褒章。

紀長的家-水南村紀氏古厝建於大正四年(1915),是一座典型的閩南三合院落,門楣上懸有一塊與屋齡相當的木雕「山海鎮」,額上浮刻有雲紋、回頭麒麟與兩座寶塔,兩側邊兩行小字:「我家如山海」、「他傷我無防」。

「山海鎮」是民間信仰裡常見的辟邪物,乃藉由自然界無窮力量來克邪止煞,符合《魯班經》所揭示的「自然山水,抵抗一切災難」之義理。山海鎮加上雙塔可以加強鎮伏妖邪的能力,加上麒麟則有化煞消災、迎祥納福的作用。

紀氏古厝見證了紀長家的起落,山海鎮或許化解了外來的凶煞惡氣,卻無法延緩古宅的傾頹,白蟻的蛀蝕,也抵擋不住後代子孫的破壞,有紀家後代因信仰基督教,而將廳堂內的神像和祖宗牌位盡毀遺棄。
(文/雲林道之驛漢鵬)
編著絮語:
  漢鵬是個說書人,熟悉台灣各地的風俗民情,也是個殷勤的農民,他表示只要買他的米,就送個台灣的小故事,為了聽故事,我買了包【台灣小故事米】,故事就和大家分享
  除了賣米外,還有地文史輕旅行,如果你對雲林地文史有興趣 ,或是希望選購雲林的農特產品,歡迎蒞臨道之驛雲林物產形象館,地址.或是電洽施先生,電話:05-5876425
預購方式:【台灣小故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