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參訪西螺鎮張廖祠堂─崇遠堂



到西螺鎮崇遠堂參訪有一種回到家廟的感受,自小生長在廖部子小庄聚落,全庄大多姓廖,但總是好奇地問:墓碑上都刻上張公呢?一直都不明白是何原故,直到有一天查資料時才知道有張廖一族,原來村子是由就是張廖家族來開墾的聚落,祖父取了張廖族女後,由梅林里的埤頭移居此庄。


國家三級古蹟西螺鎮張廖祠堂─崇遠堂,是台灣保存少數完整客家家廟之一,原創於清道光年間,由詔安客家最大家族張廖氏家族興建,1928年(民國17年)移建現址,而目前所見之宗祠格局,則為1955年(民國44年)再度重整修建的成果,當時結合傳統建築技術及日治時期引自西方之裝飾技藝,建築形式非常精美,建築格局正門為五開間立面,屋頂採斷簷生箭口形式,中央之間推縮形成凹壽,並以一對龍柱與石獅形成中央視覺焦點,中殿以三開間的軒廷拜殿結合主要的祭祀空間。在雕刻、彩繪、洗石子、磨石子等均極為精美,磨石子的八仙桌多張頗具特色且少見。

張廖宗祠也是台灣最大的宗祠家廟之一,由於年代久遠,建築風格獨特,極具文化古蹟價值,1985年(民國74年)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在二年前開始修建,外觀設計以閩南式風格建造,樣貌保留與百年前模相,修繕後土木工程在日前完工,修建後的崇遠堂,外觀典雅的閩式建築風格,傳統大木建築佔地規模大,環境相當優雅。
在內部有塊西螺街長二崙庄長、崙背庄長在乙亥仲春立的「祖德宗功」匾額,朋友漢鵬說,這塊匾上的昭和二字被塗去了,我仔細看了看才發現真的是被塗掉了!

心想:台灣人沒有主體地位,不能彰顯自己的歷史,只能在政權不斷更迭時,用盡各種方式來偷偷留下來。我居住的廖部子庄的神相也是在日治時代,由庄民偷偷的藏在埔尾才躲過一劫,等到民國後才又出土,重享人間煙火。

崇遠堂家廟不僅是張廖家族的資產,從文化、風水、建築格局上,更是地方重要的資產,如今閩南式風格的建築屹立在一五四甲縣道旁,壯觀而耀眼,吸引過往車輛不少目光,看到老祠堂的矗立,讓也是張廖姓氏血親的我看了真是備感安慰。
(文/施朝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