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台灣小故事米】大埤:三山國王在大埤

  雲林大埤是酸菜的故鄉,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一顆顆新鮮芥菜在大埤加工成酸菜絲、福菜、梅干菜、蕾心,行銷海內外,產量佔全台灣80%。
  雲林大埤也是三山國王信仰的重鎮,鄉內大和街三山國王信仰圈涵蓋北港溪流域--大埤、斗南、古坑、大林…等八鄉鎮五十三庄頭。
  相吉良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大和街三山國王廟是嘉慶二十四年(1819)由張元基等人向五十三庄信徒募資八千五百圓銀兩興建而成,信徒人數約有五萬人。
  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是廟內有一塊嘉慶皇帝御賜的匾額「熙朝柱石」。這塊匾在日治末期曾被鋸來當防空壕的門板,所以,你會看見「柱」和「石」兩個字中間有明顯的接痕,而原來的下款文字剝落殆盡,僅上款書寫著「嘉慶癸酉年季夏月榖旦」。
  癸酉年即嘉慶十八年(1813),由此可見,三山國王廟最晚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而非祠廟名鑑所說的嘉慶二十四年(1819)。
  此外,從匾額書寫方式來看,「熙朝柱石」應非嘉慶御匾。首先,這塊匾有上下款,而大部分的御匾沒有;第二,匾詞的刻法沒有採用陽文而是使用陰刻;第三,上無「嘉慶御筆之寶」鈐印。
  為何會出現御匾說法呢?推測可能是信徒依據上款「嘉慶癸酉年」這幾個字穿鑿附會而來。
  「熙」在這裡是指興起、興盛的意思,「熙朝柱石」即是形容三山國王老爺是使國家(也可解釋為五十三庄)興盛的精神柱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